青岛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189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山东巡抚张曜的陪同下来当时的胶澳视察,回京后果断向清廷提议应在青岛口一带设防。同年6月14日,内阁明发上谕:'拟在胶州、烟台各海口添筑炮台,著照所请。代表浮桥编辑潮州广济桥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的东门外,初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同时要求登州镇总兵衙门由登州(今蓬莱)移居青岛口。随后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在青岛口建总兵衙门,是为青岛建置的由来
小青岛1高处有一座白色灯塔,它于1900年由德国人建造,是青岛市重点保护文1物,高15.5米,呈八角形,塔内装有水晶棱镜镶成的反射镜,并以牛眼形旋转式闪光灯发光,1997年更换为西班牙制造的航标灯,原灯送到秦皇岛航标博物馆收藏。这座灯塔海上射程15海里,是海上过往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航标。它与栈桥一起,被视为青岛市的主要标志。有'茫茫海湾有红灯,时明时灭自从容,翠岛白塔沐夜色,琴屿飘灯传美名。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灵山卫志》载:"小青岛在淮子口对岸,入海者必由之道"。'之说。
浮桥的架设,作为一种临时性的交通工具,一般是为了通过军1队、辎重。有时亦用来阻隔对方水军的行动,浮桥上驻守有军1队,利用浮桥和对方水军作战。这时,浮桥就成了一道水上战壕。我国历史1上浮桥架设规模1大,并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要算是太平天国起义军在武汉战役中所架设的一组浮桥。元世祖时,为统一西南地区,遣军入川,在白马河、合江、培江、清江(均长江上游支流)等激流上,架设过20余座浮桥。这一古老的交通设施,在赣州已沿用了800多年,构成了赣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人文景观。有些写史的人认为这些浮桥为忽必烈统一西南立下了大功。赣州古浮桥学名叫惠民桥,又称东津桥、东河浮桥。浮桥长约400米,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联而成,浮桥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由知军洪迈所建,连接贡江的两端,每天定时开启,以便来往商船通行。赣州市三面环水,江面宽阔。建国以后,西河、南河浮桥因修建了公路大桥而被折除,东河浮桥就成了现今赣州市的“国宝”级文1物。泉州浮桥北宋皇佑初年(1049年),泉州郡守陆广造舟为梁,名曰“履坦”,一名“浮桥”。近千年的浮桥成为赣州市人的骄傲。这座800多年的浮桥,昂首屹立在贡江边,并与市内的古朴逶迤的古城墙、壮观秀美的八境台、雄伟沉重的涌金门一道伴随着赣江的涛声,造福赣州人民,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成为赣州市一道特有的风景线,被誉为赣州的一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