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次氯酸钠对血液透析机内部管路消毒时要注意配比
次氯酸钠消毒剂可以杀灭常见的大肠、金黄色、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球菌、脊髓灰质炎病毒及芽孢等。但是,消毒液浓度水平必须达到200mg/L(以有效氯含量计),作用时间20min。降低浓度或缩短作用时间的做法极易造成细菌滋生或。
1.消毒模式
威海威高血液净化中心现有透析机27台,均选用热水柠檬酸+次氯酸钠消毒模式,其中,每周一次次氯酸钠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剂消毒时每次20min,清洗14min,采配现用模式。
以日机装DBB-27为例,内部配管容量为1250ml,根据厂家要求每次进行次氯酸钠消毒,需吸入浓度5%以下次氯酸钠25ml,以达到配管内部0.1%次氯酸钠(即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消毒浓度。计算公式1如下:
配管内消毒浓度=消毒液吸入浓度×消毒液吸入容量÷配管容量=5%×25ml/1250ml=0.1%(1)
用次氯酸钠对血液透析机内部管路消毒时要注意配比用次氯酸钠对血液透析机内部管路消毒时要注意配比
消毒液浓度调整依据
影响配管内部消毒液浓度的因素分别是消毒液吸入浓度和消毒液吸入容量。为减少工作量,经过计算后,在不稀释消毒液吸入浓度的情况下,可将透析机内部消毒液吸入容量更改为20ml,计算公式2如下:
消毒液吸入容量=配管内消毒浓度×配管容量÷消毒液吸入浓度=0.1%×1250ml/6.25%=20ml(2)
次氯酸钠消毒剂的缺点
1对透析机内部管路的腐蚀性
透析机按照以上消毒方法,即吸入浓度6.25%次氯酸钠20ml,每周进行一次次氯酸钠消毒。运行一年后,3台DBB-27透析机陆续发现加压泵出现漏液现象,而其他部件无明显异常。由于中心仅有20台DBB-27透析机,所以发生频率相对偏高。在DBB-27内部配管中,加压泵与脱气泵采用完全相同的泵体,只是位置不同。经检查脱气泵、加压泵运行良好,考虑加压泵漏液可能由透析液腐蚀或消毒液腐蚀所造成。因为脱气泵处于原液注入泵前,在透析过程中只接触反渗透水,不接触透析液,不存在透析液的腐蚀;而加压泵处于原液注入泵后,不可避免的会被透析液腐蚀。原液注入泵后的配管组件很多,仅加压泵受到腐蚀,表明除透析液腐蚀外,还有其他问题。查阅设备管路图,加压泵紧连药液注入部,消毒液吸入配管后未经过配管内反渗透水的充分稀释,直接进入加压泵,由于次氯酸钠的强氧化性,导致加压泵内部零件腐蚀,出现漏液现象。
次氯酸钠在南方二次供水系统中的应用次氯酸钠在南方二次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涌现,二次供水系统的应用也日益增加。自来水进入二次供水设施后,由于水力停留时间较长,水质会因二次供水设施或其他外界因素污染而引起变化,细菌学指标超标和余氯量为零的现象时有发生。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颁布,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并对原标准35项指标中的8项进行了修订,大幅度提高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指标数量,对水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规定氯消毒副产物和的限值分别为60μg/L和2μg/L,对其他卤代烃也作了相应的规定。氯消毒剂灭活细菌和病毒的效果较好,而且可以保持一定的剩余浓度,但是会产生卤代消毒副产物带来健康风险。控制出厂水中氯消毒副产物含量,使其达到新标准,饮用水氯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更加引起科学研究者的关注。但是随着饮用水“新标准”的执行,对二次供水采用次氯酸钠消毒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次氯酸钠是一种、安全、广谱的杀菌、消毒剂。与传统的相比,其不仅安全便于贮存,而且在消毒过程中一般难以生成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次氯酸钠消毒出水中和卤含量均比消毒低,同时,NH3-N、TP和CODMn去除方面也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可见,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出水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量,采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消毒方式。
鉴于二次供水水力停留时间可能稍长,如何针对南方水质特点,尽可能低的投加药剂量和合适的投加时间间隔是抑制微生物生长,减少副产物生成以满足用户端水质达标关键所在。本研究拟通过改变药剂投加浓度、水力停留时间、水质条件、泵的启动频率等条件,探索其对消毒剂的衰减及消毒副产物的生成规律。
探究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次氯酸钠消毒过程中不同因素对DCAN生成影响
目前针对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研究很多,但有关污水消毒的研究鲜见报道。在污水再生回用过程中,水质的安全保障是关键问题,消毒在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流行疾病的传播,保证回用水生物安全起着关键作用。同饮用水相比,城市污水中含有更多的病原微生物和消毒副产物前体物,而且需要投加更高剂量的消毒剂以达到排放和回用标准,这将导致在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及种类均高于饮用水。因此,在保证必要的消菌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尤为重要。本研究考察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次氯酸钠消毒过程中不同因素对DCAN生成影响,为控制DCAN的生成量,保障出水水质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